7月13日—14日,“一流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术活动”在陕西榆林举行。此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陕西省教育厅、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政府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牵头主办,榆林学院承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一流应用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共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所高校600余人参加活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胜利等出席活动致辞。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主持开幕式。
武世兴致辞
武世兴在致辞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提升自主培养能力,深化课程思政与“四新”建设,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激发高等教育在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要服务区域发展,转变理念,优化学科结构,打造特色专业集群,深化产学研结合,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他呼吁高校要积极落实党中央和部党组意见,深化对口支援,共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楠致辞
李楠在致辞中指出,高教学会致力于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依托专家团队与会员力量,聚焦实践,深化研究,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应用型大学作为关键一环,需明确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通过政策完善、法律修订,推动分类设置,促进特色发展。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评估制度;地方政府作为主办者,应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动态调整专业,确保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唯有管理者与主办者携手,共绘应用型大学发展新蓝图,方能确保政策与理念落地生根,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树声致辞
王树声在致辞中指出,榆林作为经济强市与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学院肩负历史使命,培养大量人才,此次获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对口帮扶,必将推动学院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快速迈进。榆林学院应坚持立德树人,深挖革命文化资源,强化思政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地方需求,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增强信心,创新驱动,全链条改革,探索发展新路;加强合作,利用联盟平台,与名校共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共促区域发展。
张胜利致辞
张胜利在致辞中强调,榆林将依托资源型城市优势,构建“一院两校多所”科创平台,聚焦四大板块全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高地,以完备产业体系支撑前沿技术创新与应用。榆林将借此学术活动深化校地合作,诚邀高校专家发挥优势,努力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融通的新高地,绘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华章。
张新柱主持开幕式
杨贤金作报告
张迈曾作报告
邬大光作报告
马陆亭作报告
康伟作报告
顾永安作报告
开幕式后,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陆亭,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康伟,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分别作题为《“从未来到未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卓越人才》《学科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重新理解地方性与应用型大学》《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原始主力军》《六维联动推进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探索一一以榆林学院为例》《一流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构思与实践路径》的主旨报告。
此外,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学者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创新发展”“审核评估与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两个会场进行了主旨发言并现场交流。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